2007年一则名为《寻找百年前的中国人》的寻人启示引发了关注,很多人都不明白,作为世界上公认的知名学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何会在全球范围内找一个中国人,而这样的消息也成功吸引了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关注。
当电视上开始播放关于这则寻人启事的内容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要么是帮助了美国的什么超级英雄,要么就是在美国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动作。
但是没想到经过多方寻找,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这个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长相的人,黝黑的皮肤,狭长的眼睛,有些微厚的嘴唇,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人还是个文盲,名叫丁龙。
那作为世界知名学府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何会突然寻找一个百年前的中国人,而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做了什么?
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他们的武器大炮强行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后,清政府的一味求和忍让,导致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逐渐地受到侵犯。
战争,中日战争等侵华战争后,一系列关于搜刮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横空出世”,清政府一步步退让和妥协,让这个有着几千年璀璨文明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中国人在那个年代被西方人嘲笑,蔑视,仿佛中国人在那个年代被划分成了下等人,清政府的讨好让中国人真正丧失了在世界舞台上站着的权利。
而丁龙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年代,1857年,那是中国晚清时期最为动荡的时期,街头上到处都是打扮洋气的外国人,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却过得苦不堪言。
丁龙出生的家庭几代都是文盲,没有人读书识字,因为对于连填饱肚子都难的那个年代,读书俨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因为西方世界已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华工”成为了他们非常需要的“产品”,于是当时除了贩卖黑人外,华人也被他们列入了贩卖的行列。
丁龙出生在广东,生活在广东偏远的地方,生活非常艰苦,家里几乎已经到了无米下锅的程度,所以无奈之下,丁龙在18岁的时候也被贩卖到了美国,成为了一名漂泊在海外的华工。
“猪仔”是当时美国人对华工的称呼,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蔑视,在这样的环境下“广东猪仔”成为了丁龙在美国的名字。
丁龙在被贩卖到美国后成为了一名修建铁路的工人,而因为一个人的出现,从此才让丁龙的人生有了转折。
天生的聪明让卡朋蒂埃在大学毕业后便火速地把头伸到淘金热中,而也因为他这次的当机立断,让他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可以说卡朋蒂埃简直就是天生的商人,他的财富在他聪明的头脑运作下进行了翻倍的增长,他甚至还在美国创建了一个名叫奥克兰的城市。
而他作为这个城市的创建者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里的统治者,在这里的人们都称他为“将军”。
随着卡朋蒂埃的财富慢慢的变多,他手下的公司也慢慢变得多,涉及到当时非常出名的信息产业和交通产业,到处都有他的影子。
而丁龙之所以能出现在美国,就和卡朋蒂埃修建的那条著名的太平洋铁路分不开。
因为修建铁路所以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但是作为资本家的卡朋蒂埃怎么舍得花大价钱来雇佣本地人呢,所以价格低廉的华工就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工具”。
作为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卡朋蒂埃他不仅性格傲慢无礼,而且非常暴躁,更重要的是他在内心里也非常瞧不起中国人。
所以在卡朋蒂埃的各项项目中,但凡是有华工的地方,那么虐待、殴打甚至死亡都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但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负责看管的那个人就会把已经死亡的华工像丢垃圾一样丢出去。
丁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勤勤恳恳的工作,从来都没有懈怠过,这让他成功的引起了卡朋蒂埃的注意。
他觉得丁龙这个人还算是老实可靠,而他又正好缺一个看上去不太聪明的贴身奴仆,所以丁龙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样他完全不用担心他放在家里的金银珠宝会有人惦记了。
修建铁路只要努力不偷懒就可以,但是在卡朋蒂埃身边做奴仆不仅要处处小心谨慎,因为他伺候的这家主人可不是善茬,不仅动辄便对仆人打骂,而且每次醉酒后也会变得变本加厉。
卡朋蒂埃的暴脾气和他的财富一样,大到吓人,动不动就对仆打脚踢的他完全都没有把仆人当做人来看待。
一次喝醉酒后的卡朋蒂埃又开始“发疯”,不仅开始打砸家里的东西,甚至还殃及了身边的仆人。
要知道这些仆人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仆人了,但是卡朋蒂埃依然没有停下来,而且时不时嘴里还会说一些非常难听的污言秽语。
实在忍无可忍的其他仆人们便趁着卡朋蒂埃的这次醉酒,收拾好行李匆匆离开了那栋看起来豪华但却让他们充满恐惧的房子。
第二天卡朋蒂埃在头疼欲裂中醒来,他回想起来昨天发生的一幕幕场面,心里有些懊悔,觉得自己这样做确实有些过分了。
这样做不仅让自己丢掉了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仆人,更是让他不知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毕竟养尊处优惯了对他,已经无法面对一个人生活,再找仆人也要时间。
就在这时,丁龙轻轻叩响了他的房门,在卡朋蒂埃惊讶的目光中,丁龙端进来一份早餐以及事先为卡朋蒂埃准备到西装。
“为什么不离开?他们不是都走了吗?”卡朋蒂埃讲内心的疑惑直截了当地和丁龙提了出来。
面对卡朋蒂埃疑惑的眼神,丁龙直接抬头看向他,从容地说道:“在我们中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叫孔夫子,他说,如果已经选择了君主就要对他忠心耿耿,不能背叛他。”
“先生,不,我连字都不认识,这在我们中国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告诉您了,”丁龙云淡风轻的和卡朋蒂埃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而正是因为丁龙的这句话,从此让卡朋蒂埃心里对这个仆人甚至是中国人开始有了一点点的转变。
在丁龙的影响下,卡朋蒂埃的脾气也渐渐地有所收敛,对待仆人也不再像从前那般非打即骂,而他和丁龙的关系也从刚开始的主人和奴仆变成了后面朝夕相伴的好友。
他们经常推心置腹地交谈,而丁龙也因为成为了卡朋蒂埃最忠心的奴仆,丁龙的薪资也开始水涨船高。
时间过得很快,丁龙也渐渐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他也马上迎来了自己退休的年龄,而卡朋蒂埃也非常感谢他这些年的陪伴以及付出。
就在丁龙准备离开卡朋蒂埃的时候,卡朋蒂埃提出,为了表达感谢,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满足丁龙一个愿望,任何愿望都可以。
这个愿望放在别人的身上,当面对卡朋蒂埃这么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人面前,如果狠狠地敲诈一笔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丁龙却没有这么做。
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的愿望,而这个愿望让卡朋蒂埃对面前这个已经陪伴他几十年的老朋友更加的刮目相看了。
如果丁龙拿着这些钱在退休后买个房子,那将足够他好好地享受自己晚年的生活了。
但是就在卡朋蒂埃提出想满足他的一个愿望时,他的愿望却是希望能靠着自己毕生的积蓄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建立汉文系,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文字,了解中国文化,将中国璀璨的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能真正的了解中国,接纳中国。
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璀璨文明的泱泱大国变成了可以被肆意瓜分的大蛋糕,西方在中国拥有一切他们抢来的特权。
《辛丑条约》的签订,让这个本来就备受歧视的国家在国际上更加的臭名昭著,中国这个曾经响亮的名字从此背上了东亚病夫的称号,这让丁龙感到非常的痛心。
丁龙一生勤俭,从来没有乱花过一分钱,甚至终身都没有娶妻,让世界好好看一看中国,好好了解一下中国是支撑他在美国这么多年忍辱负重,攒下巨资的动力。
当丁龙将这个愿望说给卡朋蒂埃听到时候,他非常的震惊,他内心对这个中国人产生了慢慢的变多的佩服。
虽然丁龙所有的积蓄够他一个人哪怕是在晚年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如果说想要在一所大学中创立一个专业,这些钱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但是卡朋蒂埃并没有将这一点告诉丁龙,在这一点上卡朋蒂埃是固执的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一定会想尽办法地办到,于是卡朋滴那想到了他的母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是世界上拥有极高声望的学府,他始建于1754年,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高等学府。
为了能够帮助丁龙实现他的梦想,卡朋蒂埃亲自修书一封给自己的母校,里面附带着一张十万美金的支票,信中写道:“亲爱的母校,这点心意是我在50年的时光中,在我的日常生活的账单中一点点的积累,所以现在想将它如数奉上,只希望您能同意以丁龙汉学讲座为名,创办一个一座以中国语言、文化为基础的专业,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日后再追加我的捐款。”
随后丁龙也言辞十分诚恳地给哥伦比亚大学写了一封信,再三恳请哥伦比亚大学能设立汉文系,并且还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奉上,希望能打动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
但是事情发展得很不顺利,哥伦比亚大学依然迟迟没有回信,他们质疑丁龙想要设立汉文系的目的和出发点。
于是卡朋蒂埃又再次追加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表示,愿意担保丁龙恳请设立汉文系的初衷,并且将设立汉文系的想法以及功劳都算在了丁龙的头上,并表示每年哥伦比亚大学都将受到丁龙的资助。
其实就是在这个时候卡朋蒂埃已经前前后后算上给母校捐助了50万美金了,并且在他此后的人生里,这个数额还是叠加。
终于哥伦比亚大学最终还是设立了汉文系。当这一新闻被爆出来以后,便迅速地成为了全美的话题。
大家都纷纷的好奇为什么在现在全世界都在瞧不起中国的时候,作为全美州知名学府的哥伦比亚大学竟然要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设立汉文系?
明明出生于白丁家庭,被贩卖到美国做苦力,本来辛苦一生攒下积蓄应该好好享受,但是却在退休后完全不顾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所有资产如数捐出,只为了让世界好好了解中国,看看中国,这样的一份气魄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当然了,丁龙的做法不仅感动了当时知道这个事情来龙去脉的美国人,也深深地震撼到了远在中国的那位统治者。
慈溪太后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大为感动,代表清政府向哥伦比亚大学捐出去了5000本书,另外当时当朝的很多官员在听说了丁龙的这一举动后,也都纷纷的拿出了自己的钱财用来捐助哥伦比亚大学的汉文系。
在那个年代哥伦比亚大学汉文系有个非常有标签的名字:东亚系。它至今都是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最顶级的学府,也是曾经在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中国人时刻不忘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的气魄的最好的证明。
此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走出来很多非常出名的人,而这些人也正好是当时新式思想的代表,引领了中国革命时期的新思想,新文化。
可以说正是因为丁龙做的这件事,所以才有了民国时期中国璀璨的文化,所以丁龙不该被遗忘。
本来在美国的新闻爆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事情后,丁龙完全可以借着这个风气扬名立万,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默默地离开。
后来有人说看到丁龙悄悄地买了一张船票离开了,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丁龙的名字,他选择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仿佛美国他从来就没来过,仿佛关于哥伦比亚东亚系的建立只是一个传说。
可以说在中国很多人都不知道丁龙的存在,也并不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在高级学府建立汉文系这件事情,但是很多美国人都记得,而且关于丁龙的传说就这么在美国流传了近百年。
直到那则出自于外国人之手的寻人启事贴出后,很多中国人才了解,在那个年代,一个来自于中国的文盲竟然愿意将自己的养老金全部献出,只是因为那句:”我想让世界好好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