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仔数提升超5%7万头核心猪群应用全基因组芯片育种改良种猪育种进入“全芯”时代

发布时间:2025-03-14来源:江南电竞官网登录-PIC康贝母猪

  总产仔数提升超5%,7万头核心猪群应用全基因组芯片育种改良,种猪育种进入“全芯”时代

  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猪遗传评估中心周磊分析,近10年我国核心场种猪的繁殖性能逐步的提升,2023年大白猪、长白猪总产仔数分别为14.0头和13.7头,对比2020年全国核心场的中等水准,分别提高0.6头和0.7头,平均总产仔数提升超5%。

  随着家猪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和芯片技术的进步,利用全基因组芯片进行猪的育种工作慢慢的变成了国内外猪育种领域的常规技术方法。据《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年度遗传评估报告(2023年度)》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37家瘦肉型猪核心场在全国畜牧总站的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上传了7.03万头种猪的芯片数据 [1] 。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遴选核验最新名单显示,瘦肉型、地方品种与公猪站共计112家。其中,生猪核心育种场(瘦肉型)90家、地方品种13家与公猪站9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公猪站4个+核心种公猪站5个)。

  科学有效的遗传评估是核心场育种工作的关键内容,直接体现了核心场的遗传改良效率[1]。以全球领先的猪育种公司为例,丹育国际2010年启动全球首个猪基因组选育计划,2017-2021年间对超过10万头候选种猪进行了基因分型,成功将每头猪的年均利润提高了1.81欧元;PIC自2018年7月起开始采用基因组选育技术,遗传进展提升至少35%,每年每头商品猪可增加3-4美元的利润。

  随着家猪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和芯片技术的进步,利用全基因组芯片进行猪的育种工作慢慢的变成了国内外猪育种领域的常规技术方法。但何为全基因组芯片?很多人不知甚解。

  据新猪派了解,有别于传统注入体内的“电子芯片”,“全基因组芯片”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精准评估与高效育种。“全基因组芯片”作为一种载体,承载数以万计的DNA序列探针,以猪只血液、组织和为样本,能够精准评估种猪的基因组育种值,进行基因组选择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其高通量、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使育种工作更高效、精准,能更准确地预测个体遗传潜力,构建基因组选择参考群,相比传统遗传评估方法具有非常明显优势。

  近年,我国在猪育种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据《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年度遗传评估报告(2023年度)》统计,当前核心育种场采用的基因组芯片版本已达7个,其中“中芯一号”累计使用量占比37.71%排名第一。

  据悉,“中芯一号”猪育种芯片是由江西农业大学牵头研发的,该芯片2018年6月上市。它涵盖家猪七大类201个重要经济性状的29个因果突变位点及1642个紧密关联位点,共51368个位点。“中芯一号”芯片位点转化率99.29%,检出率为99.9%,重复性为99.99%,基因组育种值准确性比当前主流芯片提升7%-22%,性能参数达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实现全面国产化,打破育种芯片由欧美设计制造的技术壁垒,保障了我国种猪育种技术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育种企业使用“中芯一号”芯片的关键要点在于三阶段基因组育种。第一阶段:仔猪出生0-28日龄内,小公猪符合初生重、数等指标,依据前期估算的综合指数全采集或采前50%个体,小母猪符合指标个体全采;第二阶段:在仔猪生长至28-75日龄,依据体型外貌及健康情况,选留个体利用检测基因型,通过已有因果位点进行标记辅助育种,淘汰基因型不利个体。同时进行第一次育种值评估,依据选择指数及时小公猪并选留前25%种猪进行测定;第三阶段:在选留生长至100kg时,对选留种猪进行终测,获得终测表型数据,同时再一次进行基因组育种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结合血缘选留最优秀的种猪。

  “中芯一号”芯片上市以来,在新希望、金新农、正邦集团、巨星农牧、铁骑力士、广东壹号土猪、家育种业、福建傲农、北京中育、河南新大等56家大型种猪育种企业推广,并对其基因组育种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截至2023年底,“中芯一号”累计完成411978头猪的芯片检测工作,为种猪遗传评估提供了准确、高效的评估技术。

  56家大型种猪育种企业中,家育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育种业”)自2018年开始应用“中芯一号”基因芯片开展三阶段基因组育种,持续开展检测选种选配,芯片使用数量名列前茅。2022年,家育种业通过芯片检测种猪13364头排名第一,且每品种测定数量均超过1000头,已经建立了有效的基因组选择参考群。

  2019年至2023年,家育种业累计完成大白猪样品检测38633头。经过基因选育,家育种业大白母猪平均窝总产仔数由2018年12月13.65头提高至15.21头,年均提高0.31头,大白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提高了0.65头。同时,通过提前选留、减少常规测定数量,不仅增加企业公猪出售的收益、节约了饲料成本,还有效协调了育种与销售矛盾。

  家育种业一直在践行“本土育种”理念,坚持以数据为准绳,用“芯”改变行业。自2013年从加拿大引种至今再未从国外引种。在全基因组育种技术方面,家育种业还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吉林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完成了家育自有SNP芯片的设计,多项内容都属国内首创。经过10余年的发展,家育种业已完全掌握生猪独立育种技术,拥有超过125万条种猪登记数据,15万头种猪测定数据,11.5万个DNA芯片检验测试的数据;存栏核心群原种母猪6000头,相当于年存栏7.6万GGP/GP种猪,可支撑年产90万头二元母猪,支撑十余个大型猪场需求,具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联合育种服务的数据支持能力。

  “全基因组芯片”的应用加速我国育种进程,提高遗传改良效率,降低难测定性状的改良成本,对生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基因组育种对猪群抗病性状的选择能够大大减少疫病的发生,以此来降低畜牧业抗生素的使用量。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基因组育种技术能够明显提升猪肉的品质,从而更好的满足消费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海尔官宣:三筒懒人洗衣机即将上市!外观神似米老鼠,曾被网友喊话,公司称周总已让工程师连夜开发

  同源康医药TY-9591针对EGFR突变肺癌脑转移对比奥希替尼显示出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