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国大豆出口需求表现好,价格震荡反弹。短期南美巴西天气表现较好,天气炒作动力不足。大豆市场短期要关注美国大选结果,关注大豆市场的有关政策。预计油脂的驱动强于粕,在南美天气尚无实际问题发生之前,油脂的强势会压制粕。总体对豆粕维持区间震荡的判断,后续持续关注南美天气的表现。
棕榈油方面长期逻辑供需端均有驱动,我们倾向于印尼生物柴油的大需求趋势仍然在,只是实际执行的时候存在波折,影响实施节奏。美国大豆表现偏弱,短期南美巴西天气表现较好,天气炒作动力不足。大豆市场短期要关注美国大选结果,关注大豆市场的有关政策。豆棕油单边预计会震荡偏强,其中棕榈油的驱动更好。总体按照区间的思路去对待,需要把油脂的波动区间拉大,逢低去多配油脂,在南美天气不出实际问题的情况下,预计油脂会强于蛋白。
中加菜籽贸易风险情绪对菜系的溢价交易较为明显,政策预期成为左右这部分品种间差异的重要的因素。菜系短期或仍将受到菜籽进口预期边际改变的影响回吐部分此前额外涨幅。因加拿大的政策并未实质改变,进口商对加拿大菜籽远端进口的态度预计仍较为谨慎,后续我们需着重关注中加双方进一步的互动表态,加菜籽的反倾销调查仍在进行,关注商务部最新表态及举措。策略上可关注菜系与竞争品之间价差缩窄的机会,但因贸易政策风险尚存,建议跨品种策略以短期为宜。
豆一震荡偏弱。公司开始进行新季大豆收购,收购价格总体偏低。政策拍卖方面近几次国储拍卖和双向竞拍均以流拍为主。供需面今年仍然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国产豆和进口豆价差缩小,溢价程度不高,进口大豆也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短期关注新季大豆收购情况及关注市场预期的变化。
玉米期货近期随宏观情绪上下扰动,但最终继续偏弱运行。东北新季玉米已进入集中上市期,供应充足,新陈粮共售压力大,价格持续走低。另外东北汽运费用上涨,集港量增加。下游企业收货意愿不强,需求偏弱,收货时压水分严重。华北玉米基本收割完毕,山东地区现货价格近期震荡运行,近期深加工企业随着玉米晨间到车剩余量的多少,涨跌互现。农民/贸易商期待国家托市的情绪渐浓,形成了一定的下跌阻力。东北“减产”疑云逐渐明晰,今年或有望再增产/持平,总供应充足。后续收储政策的出台或将打破现有供需平衡,需持续关注,在此之前,玉米期货或继续底部震荡下行。
周末生猪现货价格回落至国庆节中的低价附近,肥标价差继续拉大,虽短期二次育肥进场积极性减弱,后期仍要持续关注二次育肥继续进场对供应端的影响。需求方面,短期北方降温,但目前没有进入传统季节性需求旺季,屠宰量拉动比较有限。供应端继续处在出栏压力释放期。远期方面,当期猪价仍然相对偏高,养殖环节利润仍存,9月能繁母猪存栏继续维持增加态势,中长期供应回升预期不变,远月合约继续承压。中期盘面维持空头思路。
鸡蛋现货方面,价格回落速度较慢,国庆假期后现货价格总体表现为震荡反弹态势,尤其褐壳蛋反弹力度更大。现货抗跌使得临近交割的11月合约呈现偏强上涨态势以收敛基差。上周淘汰日龄继续大幅度的增加,高利润使得延淘情绪延续。供应端面临高存栏压力,高利润及高补栏使得未来产能将继续上升,预计后期蛋价处在逐步回落过程中。替代品方面,蔬菜价格持续回落。盘面远期维持空头思路。
昨天美棉价格有所上涨,美棉最新的周度签约数据有所好转,美棉收获进度正常;10月20当周,美棉优良率为37%,前一周为34%,上年同期为29%;收割率为44%,前一周为34%,去年同期为39%,五年均值为38%。昨天国内棉花现货成交一般,国产棉基差总体维稳,纯棉纱成交趋淡,价格阴跌。9月棉花进口11.73万吨,同比降11.83万吨,环比降3.24万吨;2024年1-9月累计进口棉花226万吨,同比增116.7万吨。目前新疆籽棉收购价格在6.2-6.35元/公斤左右,新棉成本价格和即期现货基本持平,市场对旺季过后的需求仍偏谨慎,短期郑棉走势偏震荡,操作上暂时观望。
隔夜美糖下跌。巴西方面,由于上榨季巴西中南部地区单产较高,即使今年单产会降低,甘蔗产量依然较高,制糖比例也处于相对高位,24/25榨季巴西糖的供应相对充足,美糖上涨动力有所减弱。国内方面,郑糖震荡。陈糖库存偏低,不过今年食糖和糖浆进口量较多,补充糖源供应充足,国内供需依然偏宽松。产量预期方面,远月的预期依然偏空,预计郑糖维持弱势,操作上暂时观望。
期价低位震荡。现货方面,陕西和山东产区好货价格相对偏强,中等及以下质量货源价格持稳。甘肃产区货源供应充足,由于增产幅度较大,主流成交价格偏弱。目前客商采购后以直接发往市场为主,冷库尚未大量入库。从盘面来看,市场重新开始交易增产逻辑,中长期看价格趋势依然向下,操作上以偏空思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