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引种3324头!牧原、温氏、德康内循环育种体系成绩凸显进口种猪主要作为血统补充

发布时间:2025-04-19来源:行业新闻
2024年引种3324头!牧原、温氏、德康内循环育种体系成绩凸显进口种猪主要作为血统补充

  2024年引种3324头!牧原、温氏、德康内循环育种体系成绩凸显,进口种猪主要作为血统补充

  2024年中国进口种猪3324头创近五年新低,这得益于我国在种猪育种领域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也为未来种猪遗传能力的不断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种猪的品质和性能,我国头部集团猪企如牧原、温氏、德康在不同品系种猪的基础上选种、改良打造专属配套系,形成内循环的育种体系以适应国内当前养猪产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具有更专业育种能力的种猪企业也持续不断的发展创新,培育更符合我国养猪产业需求的华系种猪!

  据新猪派统计,在国内大规模的公司日益健全的种猪繁育体系与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撑下,2024年中国进口种猪仅3324头,为近五年新低。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种猪育种领域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也为未来种猪遗传能力的不断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遗传能力作为种猪性能表现的关键指标,不仅决定种猪的遗传潜力,还直接影响后代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因此,培育出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遗传性能和生产表现,又适应本土繁育环境的种猪是突破生猪种业瓶颈的关键。

  国家当前对种业的重视和支持前所未见,种业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的颁布实施,未来我国自主化种猪育种体系将得到空前的发展。

  据新猪派统计,2023年TOP30养殖集团种猪结构大多分布在于丹、法、加、美四大商业品系种猪以及PIC、托佩克等配套系种猪,其中产仔数高的品系种猪尤其受到集团猪场的青睐。截止2023年10月,TOP30养殖集团能繁母猪存栏合计972万头。

  为进一步提升种猪的品质和性能,我国头部集团猪企借助其庞大的核心种群与育种技术上的积累与创新,在不同品系种猪的基础上筛选、改良打造专属配套系,形成内循环的育种体系以适应国内当前养猪产业的需求。

  如牧原股份建立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从核心群选留公猪直接应用至父母代母猪,进行多品系轮回杂交生产,具有肉、种兼用的特点,后代可以直接留种作为种猪使用;温氏股份采用封闭式的群体继代选育法,将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技 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专门化品系-长白HN151系种猪,生产出的肉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德康农牧对托佩克E系进行持续选育,最终形成重要的终端父本种猪资源-“德康E系”,在提高生 产效率的同时,商品猪肉质成色好,符合目前的消费市场。

  上述专属配套系的打造,不仅增强了种猪的繁殖性能,还加快种猪的生长性能,从而有效提升猪群的扩繁速度‌。

  据新猪派了解,除牧原、温氏、德康等大型养殖集团外,我国种猪企业更是我国养猪业高水平发展的中坚力量。种猪企业专注于种猪育种领域,在育种技术体系上更专业,利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系、发展新模式,育种理念更具有前瞻性。如地方猪(金华两头乌)保种(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数字种业(赤峰家育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家育种业在培育地方品种、运用数字化育种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引起广泛关注。

  据了解,家育种业深耕生猪育种十余载,坚持完全自主育种,解决了育种卡脖子的种源问题,实现本土化种源研发,并推出自有“猛系”种猪产品,其中威猛系列“体型长大、综合饲料利用率高”,飞猛系列“日增重高、生长速度快”,猛生系列“母猪产仔率高、易管理”,猛香系列“肌内脂肪高、肌内纤维细、肉质更香”……产品性能可媲美、可对标,甚至优于美系、法系、丹系等国际优秀品系的种猪。

  优异的育种成绩离不开家育种业“以数字为准绳”的育种理念。自建场以来,家育种业建立透明、可追溯的数字化育种系统,涵盖了所有生产和育种流程,以数据与繁育技术双向效率优化,配合125万条种猪登记数据,15万头种猪测定数据,11.5万个DNA芯片检验测试的数据,实践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畜牧养殖业态。目前,家育种业二元客户成绩优异,PSY达30.5头、仔猪出生重1.4kg,数14.5颗。

  此外,在培育地方品种方面,家育种业培育出了100%纯种黑猪品种-家育小黑豚。该品系种猪不同于国内其它黑猪培育,完全未掺杂白猪基因,但已实现72.3%的屠宰率、60%的瘦肉率、蛋白含量23.2%,同时还保留了黑猪鲜嫩香甜的口感,极具市场经济价值,堪称适合中国人“胃”的华系猪。

  强国强种,自主可控!在消费的人的认可与支持下,家育种业正在以技术、高性能产品、智能化、数字化服务打造轻资产、开放共赢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