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汉字中评选最牛字眼,“头”字应该算一个。人世间举凡序列榜首、位极顶端、处于首位的事物,均可用“头”字来表明。人之首为班头,峰之首为山头,河之首为源头,榜之首为鳌头,页之首为天头。比如头号、头牌、头号、头筹、头版、头条,等等,无不显要杰出。
“头”字之所以这样牛气,与其转义有关。从汉字演化的进程来看,是先有“首”,再有“頭”,然后有“头”。因为“头”处于生命个别的重要部位,其引申义也跟着重要起来,继而转喻为人类集体中首领的称号,如喽罗、头人、头儿、头子、喽罗、头头号。现在,商界有个舶来词叫“猎头”,意思是物色和收罗高品质人才。听起来新潮,但在感觉上却有些野性气味。
“头”所以重要,不只在于它承载着包含感觉、反响、回忆、思想、操控在内的神经中枢,还在于它关乎脸面,触及性命,能表现人的庄严。除非表明尊敬,或许悔过、认错,常人是不愿垂头的。古人把跪拜磕头视为大礼,正阐明头颅的重要性。黄摩崖先生《头颅我国》一书,以独特的架构和方法叙述先秦前史,深研华夏文明,追溯“我国梦”的源头,由此引出了关于“头颅”涵义的网络大评论,读者们给出的解读是:“头颅”标志着生命、庄严、抱负、崇奉、才智、勇气。
含有“头”字的词组,其意义有些是确认的,有些则比较含糊,应该要根据必定的语境去了解。“风头”一词,可了解为事情的形式,如“避风头”,也可了解为特性张扬,如“出风头”。“来头”一词,可了解为来历、来历、因由、来势,如“大有来头”,也可了解为兴趣,如“这一个节目好没来头”。含有“头”字的成语,用转义的居多,但也有些是转义。例如,“头头是道”本是佛门用语,意为大路无处不在,后来是指说话就事有序、有理。再如“略胜一筹”,开始是指让新锐锋芒毕露的气量,如今是说才调盖世,略胜一筹。这一成语的来历与欧阳修有关。北宋嘉祐二年,担任礼部主考官的欧阳修,对青年学子苏轼的才调较为欣赏,他对梅圣俞说,读苏轼的文章,不由汗颜,真爽快啊!我应当让路,放他出一头地。
就咱们的阅览经历而言,含有“头”字的语汇,转义也好,转义也好,基本上能够厘清,但也有一些词组破例,不揣摩还好,越揣摩就越茫无头绪。梁晓声在《雪地上的脚印》一书中,曾写过一段罐头的回忆:不知“罐头”一词究竟是外语的直译,或我国大众的惯说。常常视其而想,“罐”字好像有些道理,后边连着“头”字却又是何意呢?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言语现象,称作“名词后缀”。以“头”字为后缀的词组,总体上分为两类:
有表意功用的词组,大多是偏正结构,“头”字概略指示部位,有的表明端点,如锋芒、箭头、眉头、舌头号;有的表明一直,如最初、起头、源头、尽头号;有的表明剩余,如零头、线头、布头、烟头号;有的表明节点,如关头、看头、兴头、劲头号。
无表意功用的词组,“头”字只参加音节组合,没有词素意义。附在名词后边的,一般用来指物,如木头、石头、罐头、枕头号;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一般用来指事,如奔头、想法、彩头、甜头号;附在方位词后边的,组成新方位词,如东头、西头、里头、外头号。
“头”字的意义,既有详细的一面,也有笼统的一面;既有庞大的一面,也有屑细的一面。日子中,人们把头发甚至发式和头饰都略称为“头”。理发叫“剪发”“剪头”,美发叫“烫头”“做头”,旧时婚礼中,新郎新娘结发的典礼叫“上头”。《红楼梦》第二十回记叙,晴雯回屋取钱时,见宝玉正帮麝月篦头,便冷笑道:“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除此而外,“上头”可了解为酒精饮料对大脑的影响,亦可借喻为上层、上峰。“分头”是发型,但也表明别离,如,分头预备;“平头”是发式,但也表明普通,如,平头大众;“寸头”是指短发,但“头寸”却是金融术语。“粉头”原本是俚语,多贬义,如今网络上把粉丝团的喽罗称为“粉头”,真正是无厘头了。